處理好與政府和議會的關係
中國企業要在塞爾維亞開拓市場,有所作為,不僅要與塞爾維亞中央
政府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建立良好關係,還要積極發展與議會的關係。
(1)關心
中國企業要關心塞爾維亞政府的換屆和議會選舉,尤其是要關心地方
議會的選舉情況,關心當地政府的最新經濟政策走向。
(2)了解
了解中央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相關職責,了解議會專業委員會的職
責和他們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
(3)關注
對塞爾維亞議會所關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予以關注,對於與中資企業
經營有關的重要議題,企業可旁聽會議辯論。
(4)溝通
與所在轄區議員尤其是對經濟、生產和就業事務有影響力的議員保持
溝通,報告公司發展動態和對當地經濟社會所做貢獻,反映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5)傾聽
對企業可能在當地產生重大影響的事務,要聽取議員的意見,取得議
員的支持。
妥善處理與工會的關係
中國企業要想在塞爾維亞生存發展,就必須重視並學會妥善處理與工
會的關係。
(1)知法
要全面了解塞爾維亞的勞動法和工會法,熟悉當地工會組織、規章制
度和運行模式,了解當地工商會情況。成立本企業工會組織,成為當地工商會成員。
(2)守法
要嚴格遵守塞爾維亞關於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對員工進
行必要的技能培訓。嚴格執行僱傭和解聘勞務合同。
(3)知情
要認真關注當地工會組織的發展情況,掌握工會活動的特點。
(4)加入
要積極參加當地的企業家協會和行業協會,了解業內慣例,遇到問題
時可通過企業協會和行業協會談判解決。
(5)協商
在塞爾維亞參與企業私有化、收購併購企業股份都要通過工會與工人
展開協商,簽署有關協議或合同。企業要正確對待,並儘力滿足工人的合理要求。
(6)溝通
在日常生產和經營中要與工會組織保持必要的溝通,了解員工的思想
動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7)和諧
早在原南斯拉夫時代,鐵托曾說過“將工廠交給工人”,創立了工人
自治的理念,因此,塞爾維亞工人當家作主的觀念根深蒂固。中國企業要建立和諧的企業文化和經營氛圍,邀請工會成員參與企業管理,增強其主人翁意識,激發並維護員工的積極性,凝聚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
密切與當地居民的關係
中國企業要尊重當地文化習俗和文化禁忌,處理好與當地居民的關
系,與當地居民和諧相處。
(1)了解當地文化
要了解當地文化,盡力學習當地語言,了解與之相隨的文化禁忌和文
化敏感問題。
(2)實現人才本土化
可以聘請當地人員參與企業管理,增加當地就業,促進中國企業發展,並藉助他們向當地居民傳播中國文化。
(3)設立企業開放日
在中國傳統節日向當地居民開放企業,邀請居民到企業參觀,向當地
人展示中國企業的設施和工作環境,使當地居民更好地了解中國企業的意圖和中國文化,建立與當地居民更加積極和諧的關係,進一步促進中塞人民的友誼。
(4)參與社區活動
把企業當作社區的一員,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資源關注當地民眾關心的
熱點問題,參與社區公共事業活動,拉近與當地居民的距離。
(5)服務當地社會
中國企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積極參與當地的社會公益活動,包括募
捐、慈善事業等。
案例:2014年8月,中國邁瑞公司通過塞爾維亞總統夫人基金會捐贈
醫療設備。此次捐贈的醫療設備將全部用於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醫療中心日常診療工作。總統夫人對中國企業的義舉表示感謝,表示捐贈行動見證了塞中兩國的傳統友誼,而醫療設備將有助於提升塞爾維亞醫療衛生的整體硬件水平。
尊重當地風俗習慣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在塞爾維亞工作和生活還應尊重當地的文
化,做一個懂禮儀的人。
(1)尊重當地宗教信仰
要時時處處注意了解和尊重東正教的信仰和習慣,不懂就問,不能將
東正教與天主教混為一談。
(2)尊重塞爾維亞人的民族自尊心
與塞爾維亞人交談,要了解塞爾維亞的英雄及其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不要談及令其屈辱的歷史。
(3)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不可在公眾場合大聲喧嘩、隨便吸煙。塞爾維亞人熱情好客,在請客
吃飯開始時習慣主動請客人先飲一杯當地烈性果酒,碰杯時雙方應目光對視,不要左顧右盼或與他人交談。客人最好入鄉隨俗,滿足主人盛情,如確不能飲酒,可誠懇說明。
依法保護生態環境
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投資合作,要依法保護當地生態環境。要及時了
解塞爾維亞環保法規,實時跟踪當地的環保標準。
企業對生產經營中可能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其他環保影響,要事先進
行科學評估,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做好解決方案,事先取得市政規劃部門的支持。
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
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開展投資合作,不僅要努力發展業務,還要承擔
必要的社會責任,積極開展或參與當地的公益活動,幫助當地的弱勢群體。
(1)關注熱點
要關注業務發展帶來的資源、環保、勞工、安全以及社會治安等問題,以免引起當地居民的反感和抵制。其中勞工問題不僅涉及工薪待遇,還包括工作環境、加班時限等;環境問題包括工業生產造成的環境問題,也包括開發資源引起的生態問題。
(2)遠離賄賂
塞爾維亞政府正在著力肅清腐敗。腐敗和商業賄賂在塞爾維亞不僅會
受到法律制裁,嚴重的還會影響企業的信譽和公眾的形象。
(3)安全生產
要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強化基礎管理,尤其是在礦山、建築、危險化
學品等高危行業的中資企業,一定要做好防範,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4)社會公德
中國企業和工作人員,要知法守法,入鄉隨俗,不做違反當地法律和
社會公德的事情,對民族形象、企業聲譽與品牌建設負責,對中塞兩國長期友好關係負責。
案例:“播種未來通信種子”項目是華為公司於2008年發起的“全球
企業社會責任”旗艦項目,旨在幫助培養當地信息通訊和技術人才,推動知識遷移,提升人們對於電信行業的了解和興趣,並鼓勵各國家及地區參與到建立數字化社區的工作中。華為公司2014年首次在塞爾維亞挑選了10名通信專業大學生,從8月16日開始赴華參加北京語言學院的漢語學習和華為公司深圳總部研發中心的培訓項目等活動。
懂得與媒體打交道
媒體作為現代生活中一種獨特的公共資源有著巨大的社會響力。媒體
不僅廣泛傳播知識和信息,具有教育功能,而且媒體輿論還成為公眾對現實做出反應和抉擇的主要依據,影響公共決策,發揮正、負兩個方面的作用。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應該懂得如何與媒體打交道。
(1)信息披露
企業應該建立正常的信息披露制度,可設新聞發言人,或與媒體形成
定期溝通機制,定期向媒體發布相關信息。
(2)重視宣傳
企業在重大併購、涉及社會敏感問題時,特別是遭遇不公正的輿論時,應注重宣傳引導,做好預案,通過媒體與大眾交流。必要時可通過公關公司向媒體散發主導性消息,引導當地媒體對企業進行客觀公正的宣傳。
(3)媒體開放
企業可定期向媒體開放,歡迎媒體到企業參觀採訪,了解企業的真實
發展情況,對企業進行宣傳和監督。
(4)尊重信任
為提高中國企業的公眾形象,企業不要拒絕媒體,更不能對記者無禮,而是要平等、信任、尊重、真誠、坦蕩地面對媒體,與媒體形成互動、和諧的關係。
學會和執法人員打交道
警察、工商、稅務、海關及其他執法部門是維護塞爾維亞社會秩序的
國家行政力量,對轄區內居民和外國人查驗身份證件、詢問相關事項以及搜查某些地點,是執法者的職責。中資企業相關人員要學會與這些執法者打交道,積極配合他們執行公務。
(1)普法教育
中資企業要建立健全依法經營的管理制度,聘請律師對員工進行普法
教育,讓員工了解在塞爾維亞工作生活必備的法律常識和應對措施,做到知法守法,合理應對。
(2)攜帶證件
中方人員出門要隨身攜帶身份證件或者臨時居住證明。營業執照、納
稅清單等重要文件資料要妥善保管。
(3)配合檢查
遇到執法人員檢查身份證件,中方人員要禮貌地出示自己的證件,回
答警察的問題;如果沒有攜帶證件也不要懼怕,不要躲避,更不要逃跑,而要說明身份,或者寫出聯繫電話,讓公司派人聯絡。
(4)合理要求
遇到執法人員搜查公司或住所,應請其出示證件和搜查證明,並請其
與企業律師取得聯繫,同時報告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遇有證件或財物被執法人員沒收的情況發生,應要求執法人員保護中資企業的商業秘密;出具沒收證明或財物的清單作為證據,並記下執法人員的警號和車號;交罰款時需向警察索要罰款收據。
(5)理性應對
遇有執法人員對中方人員或企業不公正待遇,中資企業人員不要與執
法者發生正面衝突,更不能觸犯法律,而是要理性應對,做到有理、有利、有節,事後可通過律師進行處理,依法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